保康法官为救人筹款26万元
病人转危为安回到家乡 法官救人善举得以弘扬
3月30日晚上10时,保康县马桥镇河南坪村二组村民乐兴国终于回到家乡。他逢人便讲,自己的这条命是法官杨先华给捡回来的。
事情要追溯到43天前的2月15日,44岁乐兴国在家中突然倒下,昏迷不醒。后经保康、襄阳辗转住进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经诊断系主动脉夹层肿瘤,如果不及时手术,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时间在与生命赛跑,此时乐兴国一家唯一的希望就是给乐兴国作开胸动手术。而手术费用至少需要20万元。此时,乐兴国一家不仅花光了所有的钱,而且倒欠下襄阳人民医院7800多元医疗费,乐兴国的妻子邓秀生打遍了亲朋好友的电话,可是直到2月23日午夜,能借到的钱累计只有2万多元。
在邓秀生急得不知所措时,突然想起丈夫乐兴国在保康二中务工期间认识的保康县人民法院杨先华法官。于是她情不自禁拨通了杨先华的电话。杨先华二话没说,第二天一大早便请假到了乐兴国所在的河南坪村,从乐兴国的亲朋好友入手,帮助乐兴国筹集手术费。
为了打开“突破口”,凑到第一个“份子”钱,他主动拿出1万元现金。100元、1000元、10000元……积小成多,在2月25日晚12时,终于凑足了20万现金。
2月28日上午,乐兴国在家人的陪伴下,终于上了手术台。
乐兴国住院期间,杨先华隔三差五地与患者的儿子、院方通电话,关注着乐兴国的手术进展、治疗、生活情况。
“在患者心脏处放了球形半膜,有10个支架搭桥,手术时长13小时,昏迷3天后才醒,手术很成功。但后续治疗费还需6万多元。”主治医生洪昊介绍说。
“麻烦洪昊医生多加关心,按规治疗,后续费用我们会想办法,请您放心!”杨先华承诺到。
因后续费用多,有时生活费也接不上,乐兴国曾多次采取拔针、不喝药、不吃饭的方式拒绝治疗,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杨先华得知后从又从仅剩1200元的工资卡中取出1100元汇往乐兴国儿子乐运鸿的账号,让其父配合治疗。
“乡亲们该借的借了,该帮的也帮了,还差6万元,怎么办?”杨先华心里非常着急。
急中生智,他又找到马桥镇“红十会”和民政所领导,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筹到后续治疗费用6万元。
3月29日下午,杨先华再次接到患者儿子乐运鸿的电话,得知乐兴国个人自理能力极差,记忆意识模糊,需二人护送回家。但从武汉到马桥2000多里,若乘车,则需转车3次以上,他先后联系五六个出租车师傅,均被拒绝……”
为此,杨先华找到当出租车司机的朋友陈大根。经过近10小时长途颠簸,终于将患者乐兴国安全地送到他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