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审务公开 > 案例指导

一张便条写诚信 十年积案终化解

时间: 2013-05-29 08:41 来源: 襄城区人民法院

“感谢全法官!感谢襄城法院!我们和李启芝十多年的恩怨,今天在你们的主持下了结了,压在我心里十多年的一块石头也终于可以放下了。”陈桂英拉着襄阳市襄城区法院全应国法官的手激动这样说,这是日前发生在该院的一幕。

陈桂英与李启芝均是卧龙镇街西村,两家属于亲戚关系。2002年,李启芝夫妇为经营小本生意向陈桂英借款6300元。2003年刘华智去世后,因欠款没能还上,最终起诉到襄城区法院,使得原本和睦的两家亲戚从此形同陌路,再无往来。李启芝丈夫刘华智去世后,小店关门,再也没有其他收入。后李启芝带着儿子外出打工,一直杳无音讯。执行陷入僵局,法院中止执行。

案件虽然中止,但襄城区法院法官全应国却一直没有放弃执行,只要到卧龙镇办案或路过该镇时,他总会顺便去看看李启芝在不在家,并因此结识了李启芝的邻居刘某。今年年初,全应国在卧龙镇办案时,从刘某家得知李启芝的儿媳李继林今年可能会回家探亲,全应国马上写下一张便条,讲明案情和法院执行经过,特别讲到诚信的重要性,请她协助法院执行此案,并注明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今年4月下旬,李继林从新疆回家探亲,将全应国法官写的便条带回娘家,李继林的父亲看到便条,惊讶发现全应国竟是自己失去联系的老战友。李继林的父亲告诉女儿:“人在世上,诚信很重要,你就替你公公婆婆把欠款全部还清。”

5月7日,在父亲的劝说下,李继林电话联系上全应国法官,说“虽然婆婆借钱时我还没过门,现在嫁到刘家,就应该承担还债的责任,我愿意偿还婆婆当年欠下的债务。”

全应国很快便与陈桂英取得联系,告知李继林替婆婆还款的决定,原本对这笔欠款不抱希望的陈桂英深受感动和意外,主动放弃部分利息。

十载积怨,一朝融化。5月8日,陈桂英与李启芝在全应国法官办公室办理交付执行款时,陈桂英对李启芝多年未能还款表示理解,并表示中断了十年来往两家亲戚,将继续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