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院长会议召开
王君正书记做重要批示
为进一步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精神,回顾去年工作,分析形势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法院工作。襄阳市中级法院于2月24日召开了全市法院院长会议。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做重要批示,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秋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建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雷涌泉宣读有关文件。其他院领导出席会议,并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各基层法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市中院全体干警参加了会议。
王秋隆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取得的成绩,2013年,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和上级法院的指导要求,紧紧围绕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法治城市建设大局,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认真履行审判执行职责,坚持建设“开放型、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勤廉型法院”和专家型法官队伍,努力建设公信法院和一流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审判绩效和审判管理、执行工作、司法公开、队伍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纪检监察、刑事审判等获最高法院表彰。同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2014年,全市法院要以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部署要求,按照政法工作三大任务要求和建设“全省一流、全国领先”法治城市以及法治优良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突出抓好审判权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精细审执及管理、司法为民、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建设“三铁四最”法院队伍,全力建设全省最公信法院,“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和法治城市建设营造最优的司法环境。
王秋隆强调,公正是公信的基石,公开是公信的保障。要建设全省最公信法院,必须正确认识、善于抓住影响制约全市法院工作水平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不断改革创新、严密精细管理、落实司法为民、深化阳光司法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一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最前列,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满意。
王秋隆要求,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突出重点,全力建设全省最公信法院。一是积极推进审判权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院庭长行使审判管理权全程留痕的制度,院庭长带头开示范庭、办精品案。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能作用,加强对审判工作的宏观监督指导,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决定,统一法律适用。二是不断完善审判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案件评查、通报、整改、追责机制,深入开展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精品案件和瑕疵案件评选活动,认真落实类案调研和条线监督考评指导、上诉案件问题发现报告通报、改判发回案件判前沟通、判后分析通报、介入调查等制度,真正发挥二审对一审的审前、审中、审后的监督作用,有效减少降低改发案件,促进审判质效提高和法律适用统一。三是扎实做好司法便民惠民工作。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推广假日法庭、预约立案、网上立案等新措施,落实基层法庭干警去向和联系电话公示制度,切实方便基层群众诉讼。加大信访积案的化解力度,争取在短时间内利用各种手段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减轻信访压力。对于确实无法化解的信访老案,积极推动建立涉诉信访依法终结机制,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尽快依法依程序终结后移交政府稳控。三是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完善诉讼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实现公众对审判执行信息的实时快捷查询。加大庭审网络(电视、微博)直播录播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庭审公开,继续做好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和双月“法院开放日”等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评价。进一步完善与“两代表一委员”、人民监督员联系沟通机制,确定专人负责日常联络工作,通过寄送资料、电话短信或书面报告工作、走访座谈、邀请旁听庭审,参加重大执行案件、信访案件听证等多种形式,促进代表委员了解、理解、支持法院工作。四是超常推进信息化建设。下大决心,全力争取资金,确保年底前完成网络基础设施改造、20个科技法庭、远程提讯系统、电子卷宗、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庭审直播网、法官助手等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并力争将所有审判法庭都建设成科技法庭,实现对所有案件庭审的同步录音录像。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实现网上实时录入、网上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把审判管理系统和内网建成法官办公办案的助手。
会上,王秋隆院长与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法院院长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襄州、枣阳、襄城法院先后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图一为全市法院院长会会议现场;
图二为襄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秋隆作重要讲话;
图三、图四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领奖;
图五为襄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秋隆与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法院院长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
图六为襄州法院作经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