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襄阳中院和市工商联紧密“牵手”,共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更优

时间: 2022-03-13 16:33 来源: 襄阳中院

3月10日,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襄阳市工商联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致力于运用法治力量,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一是强化联络协作机制。市法院和市工商联分别指定相关部门、联络员具体负责日常沟通联络,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和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市法院和市工商联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探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途径、新方法。三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市法院与市工商联建立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市工商联及时向市法院通报民营经济发展相关信息,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市法院及时通报涉民营经济领域相关司法规定和司法解释,充分听取工商联、商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四是完善诉求联办机制。工商联及时将企业诉求转送给法院,法院按照工商联转办企业诉求内容和意见,做好对接、办理和反馈工作。五是建立联合调研机制。市法院邀请市工商联、商会及企业家代表参加法院开放日、新闻发布会、涉企案件庭审等活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和司法需求。同时通过联合走访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提供司法咨询和司法建议。六是建立送法进企机制。市法院采取“以案释法”“法官讲法”“送法进企业”“庭审进园区”等方式深入企业、商会,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七是强化诉调对接机制。市法院和市工商联加强诉源治理,加强诉调对接,共同化解矛盾,降低纠纷成讼率。法院通过委托调解、举办调解员培训、加强业务指导等方式支持商会调解工作。对于工商联促成的行业和解或调解协议,法院依法予以司法确认。八是建立联合宣传机制。市法院、市工商联依托各自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或采取现场宣讲等方式联合向商会、民营企业推送涉及民营企业典型案例,引导民营企业防范风险、依法经营、健康发展。九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市法院和市工商联分别加强对下指导,推动各县(市、区)法院和工商联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各县(市、区)法院和工商联按照上述要求抓好推进完善和落实。

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邹磊出席签约仪式。他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助力更好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出:一是围绕省、市委关于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共同努力推进、协同联动“九大机制”落地落实落细。二是健全完善法院与工商联涉企投诉联办快处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三是围绕服务和保障企业法律需求,共同开展送法进企业,提升市场主体防范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童光源、市工商联主席许俐、市中院副院长田玉斌等出席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