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判》点赞:襄阳两级法院加码提速 化危为机
近日,《中国审判》第254期法院传真栏目以《襄阳两级法院加码提速 化危为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襄阳两级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全文内容如下:
为落实湖北省襄阳市“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安排,7月17日下午,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磊一行来到当地某电气公司调研,助力企业完善法律保障,克服难点堵点,实现疫后重振。
据了解,今年以来,襄阳两级法院紧紧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上紧发条,踩足油门,集中优势力量,打通症结堵点,全力做惠企、稳企、助企工作。
完善机制保障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襄阳中院紧盯司法服务,重视补足短板弱项,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
今年6月,襄阳中院研究出台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提升的相关实施意见,从立案服务、企业发展、涉企纠纷、产权保护、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梳理出企业关心的问题,并制定了21条具体服务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坚决防止将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等罪名随意扩大适用,如无确实充分证据证明符合犯罪构成的,对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针对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限管理等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襄阳两级法院重点关注,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
襄阳两级法院联合襄阳市总工会,召开“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座谈会,大力开展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目前,全市法院11个工会调解室全部挂牌,54名工会调解员进驻开展工作,工会调解室共受理案件151件,调解成功48件,司法确认38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企业的复工复产。
襄阳两级法院以提升诉讼服务质效为抓手,定期与相关调解组织、调解平台走访对接,先后签署合作协议80余份,引进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进驻襄阳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展联调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实现疫后重振。
优化司法服务
今年以来,襄阳中院根据襄阳市“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安排,对口帮扶当地某电气公司。帮扶专班先后10余次深入企业,“扫描”梳理并帮助协调解决7项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享受政策内减免费用125万余元,以多元化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该电气公司执行总裁何华告诉笔者,复工复产以来,在襄阳中院的帮扶支持下,公司顺利实现了达产满产,产品销售总额较同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产销形势、项目对接持续向好,正在奋力实现年度工作目标。
针对疫情影响,襄阳两级法院开展定期走访企业的专项行动,了解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同时,襄阳两级法院组织法官开展破产、建筑工程合同、金融以及其他重点商事审判业务培训,以提升业务能力的方式,促进司法服务与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让广大企业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向该市70家规模以上企业派出了“一企一法官”,一名法官对接一家包保企业。走访中,法官瞄准企业法律需求,下足功夫。
为积极应对市场复苏、积蓄更大产能,老河口市一家产能已恢复95%的某纺织公司计划购入一套机械设备。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老河口法院法官即刻就司法竞拍程序回应了企业的咨询。据了解,该套机械设备盘活后,有望吸纳就业100余人。截至7月,老河口法院的法官们已全部走访完毕包保的70家规模以上企业,共现场帮助企业解答法律问题40余条,带回分类研究问题63条。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法院组织法官深入20余家企业调研走访,召开企业家和涉金融案件座谈会10余次,解答法律问题95条,督促办结案件21件,有效助力了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
提升诉讼质效
近日,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广东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湖北某电气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诉讼中,原告申请对被告公司进行财产保全。
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某电气公司系湖北自贸试验区襄阳片区内重点企业。受疫情冲击,该企业订单数量下降、工厂停工,上万名员工生活受到影响。为妥善化解企业间矛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承办法官积极与原、被告双方沟通。原告在了解到被告的困境后,提出放弃诉讼保全申请。但是,由于被告公司存在资金缺口,无法一次性满足原告的诉讼请求,致使案件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承办法官反复与原、被告双方沟通交流,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原告表示,体谅疫情给湖北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同意降低部分诉讼请求。被告表示,将遵守契约精神,及时偿付尚欠货款。被告企业最终得以顺利复工复产。
襄阳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老河口法院开通重点规模工业企业案件办理“绿色通道”,通过依法“快立快审快执”,共针对7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立案19件,审结10件、执结7件。通过“云”开庭、“云”宣判,某再生资源公司189吨废钢合同纠纷得到依法妥善化解,新收简易涉企案件依法结案平均周期降低至9天。
今年7月,谷城县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拍卖,以1691万余元的成交价,成功处置位于谷城县莫河工业园的一块7.9万余平方米闲置土地,帮助湖北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解决资金困难。
襄阳某粮油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已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襄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该公司破产清算。受疫情影响,案件办理陷入停滞。5月15日,襄州法院组织153名债权人通过网络充分行使了自身权利,圆满完成了相关事宜的审议与表决工作,推进了破产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