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天平”
图为余世学院长工作图片
图为余世学院长在检查案件质量
   襄樊法院网讯(作者王天家 张茂玉编辑王洪)在今年4月召开的湖北省优秀法官表彰大会上,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法院院长余世学被授予“全省优秀法官”称号。喜讯传来,襄城法院的干警们感慨地说:“荣誉,是余院长带领全院干警通过艰苦拼搏干出来的!”
   2003年底,从事政法工作20多年、已经历任2个基层法院院长的余世学同志被组织交流到襄城区法院。回顾他在宜城、谷城法院任院长时创建的“全省模范法院”、“集体二等功”、“全国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人们在猜测:余院长已经年过半百了,操劳几十年,总该停下脚步歇歇了。然而,两年过去,襄城区法院呈现出的是“社会满意尊重、内部团结和谐、司法公正高效、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全省模范法院”、“省级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印证着:他和全院干警一道,推动着襄城区法院大踏步地前进。
   作为一名院长,余世学终认为:法院的工作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2004年5月,襄城区欧庙镇肖洲村300多户村民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诉讼前多次群体到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上访。襄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引导村民通过正当的诉讼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接到任务后的余世学和法院干警一次次深入该村,宣讲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现行农村政策,解答村民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靠的是法律而不是无休止的上访。该案在审理期间,为了扩大以案释法的效果,襄城法院在当地公开开庭,圆满解决了纠纷。
   该院在审理襄阳巨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案时,立案前公司歇业且自1998年以来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达800余万元,职工们连续多天到市、区两级政府上访,区领导要求法院迅速提供法律依据,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该公司前身为国有企业,1998年改制民营。针对企业产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职工身份转换问题,债权实现和债务清偿问题等等,余世学加班加点地查找法律、政策依据,与区领导一起到企业与职工对话,解疑答难,职工们的心理逐步由躁动变为理智、由疑虑变为信任。目前,该公司的破产清算和职工安置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余世学认为,正确定位法院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当好参谋,为建设和谐社会尽职尽责,是法院义不容辞的职责。基于这一理念,他带领全院干警,顺利办结一个个大案难案,迅速排解一起起矛盾纠纷,较好地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日常工作中,余世学没有喊过“向我看齐”之类口号,但他用满腔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勤勉的工作作风,耳濡目染地影响着班子成员,辐射着全院干警。不少干警这样说:“和余院长一起共事,感到工作压力很大,一开始很不适应他的严管理、快节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认识到,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收获到的是工作中的好业绩、当事人的好评价、社会上的形象。”
现实生活纷繁复杂,法官需要象荷花一样,在泥土的滋养下,出淤泥而不染。余世学常以“勤勤恳恳为官,扎扎实实办事,公公正正司法,清清白白做人”四句话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时刻对照检查。
  在法院干警的眼里,余世学是一个严肃的领导,他不苟言笑,对干警工作的要求有时近乎苛求,令人望而生畏;在法院干警的心中,他又是一个平易的长者,他公道无私,心里总是装着干警的喜怒哀乐,让人备感温暖,工作劲头十足。他正是以严格的教育管理,整合着法院的人力资源;以至诚的人文关怀,激发出干警的工作潜能。
  襄城区法院地处“皇城”根儿,案件的审理和执行稍有不慎,当事人就会上诉和上访到市委、市政府。余世学创造性地提出干警在工作中切实做到“六个并重”:实体与程序并重、办案与稳定并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审理与执行并重、尊严与尊重并重、职权与监督并重。两年来,全院共审结各类案件4254件,执结2405件,案件质量呈现出了“四升四降”的良好格局:案件审结率、裁判正确率、调解率、上诉维持率稳步上升,申诉率、上(抗)诉率、法官违法违纪举报率、信访率逐年下降。
  情洒“天平”,无悔人生。面对荣誉和褒奖,余世学说:“荣誉是过去的,成绩是大家的。我不过是在法院这个团队中起到一个集合作用而已。”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诠释出了他虚怀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凝聚集体智慧,共建和谐法院”的工作理念。
 
编辑:王洪
文章出处:襄城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