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场夜学告诉你!
11月10日晚,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夜校第二期开讲,本期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襄阳法院样本”。院党组书记、院长邹磊出席,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翀作辅导授课,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平主持会议,全体党员干警参加培训。
会上,全体干警集体观看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奋进新的伟业——非凡成就 伟大变革”和“奋斗新的伟业——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系列节目。
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翀以“认真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论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题,进行了专题辅导授课。陈翀副院长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壮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论述。围绕这些论述,陈翀副院长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阐释。他强调,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
全市法院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转化为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实际行动:一是坚持高效率的司法公正,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二是认真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努力将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三是加快诉讼服务提档升级。推动完善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统一网上立案工作,推动电子送达工作,加快电子文档建设和运用。四是要转变刑事审判理念,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五是切实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依托“院府联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工作协调,减少执法行为对企业的不当干扰。六是切实提高破产审判工作效率,推进空壳、僵尸企业出清力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七是健全执行工作机制,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措施,切实提高执结率、执行到位率。八是完善涉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强化与工商联的沟通联系,让涉企案件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集中授课结束后,干警代表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怎么做”交流了心得体会。
襄北法庭负责人 尹波涛:人民法院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严格的要求、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思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学深悟透”上用功,在“落实到位”上发力,在“创新推动”上加劲,努力找准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好、延伸好自身审判职能,积极为襄阳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刑一庭法官 李涛: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二是要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危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犯罪行为。三是要守住底线,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我将坚持依法办案,最大限度地兼顾国法天理人情,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加快营造让市场经济主体放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市场经济主体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赔偿办副主任 杨瑛:行政审判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请求公法救济的权利,通过诉讼程序对官民矛盾进行实质化解,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为了这个目标,我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来,努力为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执行局裁决处副处长 赵海:一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二要依法规范履职,践行司法为民。三要严守廉洁底线,永葆党员本色。党的伟大事业蓝图已徐徐展开,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一同扬鞭奋蹄,砥砺前行,用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做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好青年。
民三庭法官 刘丹丹: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将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务实有力的态度,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为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现场,青年干警敖芬和李英璞还就学习内容进行了即兴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