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高效便民 反目夫妻重归于好
3月26日,谷城法院石花法庭法官经过10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在诉前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挽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家住石花镇西河社区的席某和袁某夫妻二人十几年来一直以炸油条为生,家庭生活比较拮据,袁某因为心疼钱,经常因丈夫席某打牌输掉十元、二十元在公共场合当众埋怨。3月24日下午因丈夫输了20多元钱,袁某当众谩骂席某,导致一贯忠厚老实的席某对袁某大打出手,致袁某的脸上、身上多处受伤。25日上午袁某来到石花法庭起诉离婚,当得知具体情况后,法庭没有当即立案,而是建议袁某所在的社区先行调解,社区主任和工作人员经多方劝说,袁某仍旧要起诉离婚。
26日上午8点,袁某再次来到法庭请求立案,承办法官通过聊家常的方式了解到袁某和席某的感情并没有破裂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决定采取诉前调解方式缝合两人的夫妻亲情。于是,法官耐心地从夫妻感情、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给袁某讲道理、讲情理,让她多想想丈夫的好,同时指出袁某在婚姻家庭中的错误做法,使她明白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的道理。当看到袁某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己时,法官抓住时机,急忙给席某打电话,做席某的思想工作,劝其将袁某接回家去。一开始,席某坚决不同意接袁某回家。承办法官没有放弃,不惜牺牲午餐和午休时间,三番五次的两头做工作,向席某讲明,袁某处分方式虽有不当,但目的也是为了家庭着想,席某自己也应该多为家庭考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十个小时耐心细致的工作,夫妻二人终于被法官的真诚所感动,丈夫席某对自己动手打妻子的行为十分后悔,当场向妻子认错,请求原谅。夫妻二人在法官的耐心劝说下和好如初,下午5点,夫妻二人双双回家。
此案运用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了纠纷,化解了一场夫妻矛盾。与诉讼相比,既高效便捷,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能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给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减少心理阴影。像这样的纠纷案件,石花法庭每年诉前调解达20余起,达到了贴近群众,方便群众,利于群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