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看法庭| 南漳薛坪法庭:用司法力量共护古韵乡情
坐落于襄阳市南漳县板桥镇冯家湾村的冯氏民居是一座特色鲜明的荆山地区古建筑,其融合了南方传统建筑的秀丽和北方民居的厚重,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灰墙黑瓦、一字排开,依山就势而建,自南向北渐高。
十一月的秋天层林尽染,深山里的枫叶红、银杏黄连绵不绝,如一条红黄相间的丝带随风起舞。11月3日上午,南漳法院薛坪法庭的干警们一大早驱车来到冯氏民居所在的冯家湾村村委会,在该村村干部的协助下,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与村干部和村民们一同走进冯氏民居,在老屋场前开展恳谈。
“法官,有朋友找我借钱,也有担保人,我可以借钱吗?”
“法官刚刚说啦,担保人也是要有经济实力的,要是借款人不能偿还,担保人就要拿出钱来偿还啦!”
“即便是有担保人,借钱时也要了解其偿还能力,借钱一定要谨慎!”
“你这借条上写着‘今年年底还款’,是阳历年底,还是农历年底呢?不写清楚,又是一起纠纷。”
“都是一个村的,屋挨着屋,有什么事情商量着办,以后还是好邻居、好乡里。”
村民与干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闲谈中对借款如何担保、利息怎么算、借条怎么写等法律知识开展交流,也对邻里友善、诚实信用的理念点头赞同。
随后,法庭干警在冯家湾村村书记余光军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观冯氏民居,并就如何做好村镇古民居保护工作,与村干部们展开探讨。
据介绍,冯氏民居是南漳县板桥镇明清民居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占地81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5栋,共计大小房间105间,2002年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乡土建筑和地域民间文化有着较高价值。
“像冯氏民居这样的传统老屋是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刚刚我们参与调解的案件原告之前就在老屋居住,可以说老屋承载了村民的很多感情,但是如何依法管理保护古屋文化,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难题。”余书记说道。
“参与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是我们法庭融入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我们会与冯家湾村一起守护冯氏古屋,呵护村民的乡情回忆,为乡村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薛坪法庭庭长罗小明说道,并向大家普及了文物保护相关法规条例,讲述了古建筑的保护内容、范围、举措。
下一步,南漳法院将深入落实省法院《关于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参与和服务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指导意见》,将单纯的被动执法办案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转变,由矛盾纠纷化解的“独唱”向党委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大合唱”转变,立足“三个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共同缔造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