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谁”……?
广东电白县两农民电话诈骗受刑处
近来,“猜猜我是谁”这一种老套电话诈骗又沉渣泛起。近日,襄州区法院就审理一起“猜猜我是谁”电话诈骗案,两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决犯诈骗罪,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2012年7月29日18时许,吴某的电话骤然响起,“吴哥,我要到你那儿拜访你,你猜我是谁,我是你的老朋友。”突然接到以熟人口吻打来的电话,吴某未作过多思考,便开始将自己的熟人在脑海中检索,“听声音你是刘总。”对方立马欣慰回应,“对、对、对。”由于吴某没有保存刘总电话,刚才的交谈又似老朋友般热烈,所以吴某对来电人的熟人身份没有怀疑,并邀约对方过来玩。次日上午8时许,吴某再次接到那个电话,“我在武汉嫖娼被公安抓了。公安要罚款,一人五千,六个人得三万元。我在里面关到,你先给我打三万,我到襄樊后还你。”吴某没有怀疑,向对方要了银行账号,打了三万元过去。10时许,那个电话再次打来,“还有六个女的,一人罚五千,还要三万。”吴某没有多想,再次打去三万元。之后,吴某感觉不对劲,于是询问刘总电话,并联系刘总本人,方知被骗,随后报案。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及时展开侦查,并派刑侦人员南下广东,将正在广东电白县某银行办理取款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当场抓获,随后又将本案另一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据交代,二犯罪嫌疑人为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人,均系一诈骗团伙的成员,主要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进行电话诈骗。该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本案移送审判的两名被告人专门负责转取诈骗款项,其他涉案人员尚在侦查中。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法官提示:市民接到“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不要去猜,应直接询问对方姓名;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通过第三方进行核实;可提出见面要求,如对方百般推脱,可以洞察其破绽;当对方说自己遇到突发事件急需用钱时,要核实事件真假,可以向相关办案部门了解,有条件的可以亲自前往或委托亲朋前往事发地。一旦确定对方是骗子,应立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