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图一 载誉归来
图二 病床谈案
图三 心系企业
图四 苦钻业务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一条喜讯传至枣阳市人民法院,该院法官陈合祖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这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法官。消息传来,人们无不敬佩地说陈合祖获得这一称号当之无愧。
陈合祖,1986年参加工作,20年来,他以特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禀赋,沉稳办事、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一步一个脚印,以耀眼的成绩赢得了众人的瞩目,以高尚的情操与端正的品行塑造了清正廉洁的法官人格,他用坚实的步伐,写下了人生厚实、光彩的乐章,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他立过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连续多年被评为枣阳“十佳干警”和优秀共产党员,被枣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维护稳定先进个人,先后又被授予枣阳市、襄樊市劳动模范殊荣。
                                一
    企业破产牵涉面广,涉及到众多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的利益,在办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影响社会稳定。作为审理此类案件的主要承办法官,陈合祖始终站在维护稳定大局的高度,想方设法把每一起破产案件办好,使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枣阳市化肥厂原是该市最大的一家老牌国有企业,由于清偿不了到期债务,不得不申请破产,有抵触情绪的部分职工强烈要求,要看到有说服力的资产数据,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陈合祖连续5天5夜没有休息,与清算组的同志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清算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摸清了该厂的详细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做出了急需的各种报表,及时张榜公布,从而打消了部分职工的疑问,使他们的情绪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稳定,为引资买断重组作好了基础性的准备工作。那些天,为了能够顺利破产清算,他怀着对企业职工深深的同情之心和关怀之情,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职工的稳定工作,经常到现场与职工对话、谈心,给他们讲法律,摆道理,耐心地做职工的说服工作,顾不上吃饭,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同时,他积极协调企业主管部门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经过陈合祖的斡旋和努力,该破产案件得以圆满审结。  
                               二      
    人们常说,法官要铁面无私,才能端平一碗水,公正办案。陈合祖认为,法官也有感情,民事法官更应处处为当事人着想,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体寻求法律公正。枣阳市塑料厂女职工高育群,因工伤残,经劳动仲裁应得残疾补偿费2万余元,向厂里索要多年未能解决。陈合祖在接手承办该厂破产案后,了解到高育群这一特殊情况,协助清算组想方设法筹借资金及时给予了优先解决。当高育群拿到这笔补偿款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厂子破产后我就没抱太大希望,没有想到陈法官对老百姓这么关心,把多年的遗留问题很快解决了,不愧是人民的好法官。” 
    长期的法官职业生涯,使陈合祖深切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官,心中不仅要装着法律,更要装着群众,装着社会责任。在办案中,陈合祖发现,一些企业破产后,水电无人管理,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职工正常生活。水改、电改不归法院管理,按理说可以不管,但他仍然尽心尽力为他们继续奔波,排忧解难,不厌其烦地多次找供水、供电部门协调,先后为原枣阳市白水造纸厂等10余家破产企业职工解决了用水用电问题,充分展现了人民法官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
                                三
    人到中年的陈合祖干工作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与他打交道十余年的湖北胜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家海说:“陈合祖每天超负荷工作,经常带病办案,他的敬业精神令我们在场的人肃然起敬。”
    枣阳市银凤禽业公司宣告破产后,为引进外资,尽快解决职工就业,陈合祖与清算组全体成员不分昼夜,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终于提前了结此案,为银凤禽业与上海大江集团成功合作赢得了时间。当企业干部职工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时,陈合祖却因劳累过度导致玄晕病发,呕吐不止,被送进了医院。住院治疗不到5天,枣阳市塑料厂在破产还债中又遇到个别门面房承租户拒搬迁问题。知悉情况后,他放弃了医生要求继续住院治疗的嘱咐,出院后他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工作在审判一线。
    近年来,因长期过度劳累,陈合祖患上神经性耳聋、眼底充血,造成听力下降、视力不清,尽管如此,他不顾身体虚弱,成天拼命工作。2004年2月10日上午,为去枣阳市粮食局协调案件,陈合祖在上楼梯时突然晕倒,右手动脉血管被玻璃瓶割断,失血过多而休克。即使在医院挂着吊瓶,他仍然惦记着清算组的工作,时常把清算组的同志召集到病床前研究案情,当病情稍有好转,他不顾医生的告诫,又拖着未痊愈的病体悄悄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这种敬业奉献精神感动了北城的企业职工,他们联名奏请当地党委政府聘请乐队,敲锣打鼓来到法院,向陈合祖赠送了一块上写“公正裁判、文明高效”的大牌匾。    
                                    四
    在一些案件中,有些当事人为达目的,总想用金钱、权势或人情来倾斜法律的天平。对此,陈合祖从不为所动。同学亲友对案子打招呼,他一口回绝,妻子怨他不近人情;一些领导对案子有暗示,他顶着压力,凭法律和良知而断。无私才能无畏。 他说:“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不拿人家的,不吃人家的,就能理直气壮地依法办案,否则就会有失公正 ,日久见人心,相信大家会理解的。” 
    在办理枣阳市粮油机械设备厂破产一案中,建筑工头马某因与该厂发生建筑合同纠纷,为了寻找捷径,要回欠款,马某找到陈合祖的亲戚一同到家中想疏通疏通。得知来客的目的后,他直接明了地告知马某索要债权的程序,但马某一直认为有钱就能办事,临走时,悄悄丢下2000元现金。陈合祖发现后,当即退还未成,第二天一上班,便将该款交到院纪检监察室,并说明了情况。尽管亲戚对他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陈合祖认为,唯有如此,心里才感到很坦然。
    青春是短暂的,只有在有利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激情燃烧,才是最美丽的,陈合祖,一位普通的法官就是在这种信念中把青春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审判事业,献给了无数身处困境的人民群众,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在人民群众的心中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民法官赞歌。  
 
编辑:王洪
文章出处:枣阳市法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