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法官联系点挂牌成立了!地点在......
为增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司法能动性,真正“走出去”、接触“最前沿”。4月26日,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工作会议,并为第三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法官联系点”授牌,襄阳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建立出席会议。
根据省法院游劝荣院长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面向企业、面向科研单位、面向科技人员,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科技、服务科学家”的要求,市中院和市市场监督局梳理了襄阳辖区内的重点企业、项目、科研院所、高校,及时了解他们在创造知识产权成果及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实行“司法+行政+协会+基层党组织”的共建模式,在当地高校、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法官联系点”,共同唱好襄阳知识产权保护大合唱。
会上,襄阳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建立宣读了《关于设立第三批襄阳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通知》,并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法官联系点授牌。
据了解,此次新授牌的12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分别为:湖北文理学院工作站、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工作站、襄阳汉北科技孵化园工作站、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站、襄阳湖北工业大学生产研究院工作站、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工作站、湖北卧龙神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站、南漳富元鼎航空器材配件有限公司工作站、湖北光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站、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作站、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工作站、湖北金兰首饰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站。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法官联系点将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便利诉讼服务,推进跨域知识产权司法协作,参与辖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进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协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进企业、进商会、进市场”等活动,拓展审判职能,积极回应辖区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维权、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司法需求,为企业提供有效司法保障。
今年,襄阳中院还将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依托,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全链条保护,努力实现“五大转变”:一是握主动性,由被动司法向主动服务转变,做到思想破冰,延伸审判职能,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二是提升便利性,由坐堂审案,到上门解纷转变,实行线上调解、上门调解、巡回审判等形式,多元解纷快速化解矛盾。三是增强针对性,由单一服务向需求导向转变,满足市场主体法律需求。四是注重实效性,由过场式向求效益转变,合力打造诚信市场、无讼企业,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防范诉讼风险的能力。打造襄阳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五是坚持创新性,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改革,加强配套机制创新,强化司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能力,全力促进襄阳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