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想带着他们的关爱离去……
宜城法院鄢城法庭依法审结一起癌症患者起诉的离婚案件
“法官,我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之所以闹着要离婚,主要是想能引起他们(妻子和儿子)的注意和关怀,我是个即将死去的人,也想带着她们的关爱去死……”。
2010年1月25日,宜城法院鄢城法庭依法受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原本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之所以特殊,还因为原告是一名即将离去的癌症晚期患者;之所以特殊,还因为原告起诉的既然是与他相濡与沫二十余年的结发之妻。
事情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汪某与付某从相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生子,这一切既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自然,他们婚后的生活是那么幸福和睦。然而,天有测风云,人有旦夕祝福。2008年,乌云突然笼照在这个原本幸福和睦的家。某日,汪某偶感身体不适,遂在妻子付某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厄运随之而来,经检查,汪某被确诊为肺癌。为了给汪某治病,付某将家中的所有积蓄为其治病,然而,他们家中的积蓄对治疗肺癌这样的重大疾病仅是杯水车薪,很快,他们家中的经济状况告馨,为了挽救汪某的生命,付某不得不从操旧业,应聘到某乐队担任歌手。工作的不稳定性和紧张的工作,再加上给汪某治病巨大的经济压力,对生病丈夫的照顾也逐日减少,付某的这种“行为”在正常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她的这种“行为”却严重“刺痛”了“即将离去的汪某”,汪某对死亡的阴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认为付某不关心他,不照顾他,甚至嫌弃他,再加上看病的钱越筹越少,双方在家中也因经济问题引发的争吵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汪某将一纸诉状递上法庭。
该院鄢城法庭受理此案后,指定业务强,素质过硬的法官审理此案,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先后十余次奔波于医院和其家,在深入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确定了“以情感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审理思路。在审理中,告知付某,汪某作为一个癌症晚期患者(被医疗机构确诊),所剩时日无多,活着的人要尽可能的照顾他,关心他,使其在所剩的日子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怀。审理期间,承办法官得知,汪某的儿子也突然双目失明,正在治疗,这些情况付某都不敢告知生病的汪某。为了缓解其家庭予盾,承办法官又当起了“和事佬”,并再次来到医院,告知汪某,其妻付某为了给他治病,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并告知他儿子的目前情况,听了承办法官的陈述,汪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然而事情并没完结,为了给这名癌症晚期患都更多的关爱,承办法官再次找到付某及其家人调解做工作,希望其家庭伸出温暖之手,在承办法官的感化下,付某的弟弟再次拿出6000元送到了医院为汪某治病,最终使这起家庭纠纷得以圆满解决。